
9月30日,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舉辦原創(chuàng)錫劇小戲《神光赤子—林尊琪》、原創(chuàng)話劇《三地聚疁 人杰地靈》成功首演,以老一輩科學家愛黨愛國的崇高情懷作為創(chuàng)排展演的源頭活水,用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講好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家精神。研究所職工和研究生代表、社會公眾等600人現場觀看表演。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神光-II號激光打靶第七千次試驗開始!”
鏗鏘有力的錫劇唱腔在舞臺上響起,臺下的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也直起了身板,紛紛舉起手機拍攝,聽得津津有味。錫劇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海光機所與嘉定菊園錫劇社藝術家團隊合作,將林尊琪院士的感人事跡,創(chuàng)作排演成原創(chuàng)錫劇小戲《神光赤子—林尊琪》,在本次活動上精彩呈現。通過傳統(tǒng)曲藝的表現形式,細膩描繪了林院士在“神光”裝置研制過程中的辛勤付出、他堅定的入黨志愿書誓詞以及在生命彌留之際在病榻上向祖國激光科技事業(yè)發(fā)出的“油燈已經接近耗盡,我將奮斗到最后一刻”的深情告白。三幕場景凸顯了林院士及其研究團隊對國家激光聚變事業(yè)的無私奉獻,進一步彰顯他畢生堅守、矢志不渝的崇高信念和執(zhí)著追求。在林尊琪院士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卓越領導下,神光II裝置實現了我國激光慣性約束聚變在量和質上的飛躍,成功躋身當代國際頂尖高功率固體激光驅動器之列。
“千里迢迢是為了科技報國,造福人民,必須爭分奪秒,抓緊工作!”“三地聚疁,我們的口號是——科研和搬家兩不誤!”
這些直擊人心的臺詞響徹在每一位現場觀眾的心中。上海光機所原創(chuàng)科學家精神舞臺劇《三地聚疁,地靈人杰》以上海光機所建所60周年出版的《上光大院的奮斗故事》為背景創(chuàng)作,全部演員也均是所內的一線科研人員和職工子女。
本劇還原時代背景,在上世紀60年代追趕國際激光發(fā)展的大背景下,重現王之江院士、鄧錫銘院士等帶隊奔赴上??疾煺{研,向上海市領導做“激光應用和發(fā)展前景”的專題報告,還原當時在上海的三個制高點衡山飯店、錦江飯店、上海大廈演示激光通訊,在衡山飯店展示激光打孔的場景。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在毛主席“死光(激光),要有一批人吃了飯不做別的事,專門研究它”的指示下,拉開了我國建立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激光科學技術專業(y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建所波瀾壯闊的序幕。來自五湖四海的研究人員,他們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跨越祖國的大江南北,攜帶著家人和科研設備,歷經曲折,紛紛匯聚于上海嘉定。盡管實驗室的條件不盡如人意,他們卻能夠憑借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制作出所需的工具;盡管生活條件艱苦,他們卻對科研的熱情不減,篳路藍縷,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他們?yōu)楝F代光學基礎和應用前沿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深入探索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學問題,有力推動了大型激光工程技術的蓬勃發(fā)展,并開辟了激光與光電子高技術的全新應用領域。
近年來,上海光機所黨委認真開展中國科學院“傳承老科學家精神 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專項活動,建設“與光同行志報國”科學家精神主題教育基地,獲批中國科協第一批教育基地。每年開展系列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活動,出版“尚光故事集”叢書,進一步拓展科學家精神藝術化表達載體,讓科學家精神走入更多社會公眾心中。此次舞臺劇首演活動以話劇藝術、傳統(tǒng)戲劇為載體,讓科學家精神走出科研院所,在更大的舞臺上綻放,讓更多青年人才和社會公眾從中獲得文化潤澤、心靈滋養(yǎng),讓“共和國科技脊梁”的光輝形象會更加深入人心,引發(fā)強烈共鳴。
會議現場
原創(chuàng)錫劇小戲《神光赤子—林尊琪》
原創(chuàng)科學家精神舞臺劇《三地聚疁,地靈人杰》
網站導航
|
晶體石英系列
|
實驗設備系列
|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紅外光學材料研究中心光電子材料儀器事業(yè)部
地址:上海嘉定區(qū)招賢路200號
電話:021-69522126
傳真:021-69513319
友情提醒:
在您選購時,敬請向我方工作人員索取資質證書,確保真實可靠,謝謝!